作者:admin 發表時間:2016-10-14 15:40:34 點擊:69
當眾人在香港蘇富比書畫專場屏息靜待張大千新紀錄誕生時,香港邦瀚斯“溫玉物華——思源堂藏中國玉器”1.78億港幣的總成交額震驚市場。消息一出立即刷爆朋友圈。此番古玉器的強勁之態,是否會刺激古玉收藏市場?成都商報記者在兩周時間里,通過采訪多位成都本土古玉收藏和鑒賞人士了解到,古玉于拍賣市場還屬冷門,加之制度上存在漏洞、著錄出版較少和研究不到位,古玉收藏的爭議之聲一直不絕于耳。
收藏尷尬:
涉及文物屬性,
流通還未完全放開
“今人談及的玉文化,似乎只認和田玉,和田玉現在很少了,一塊好的籽料更是難得。然而玉又分很多種,紅玉、黃玉、羊脂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好的羊脂玉,一克的價格在20萬人民幣以上,比黃金貴多了。”成都資深藏家、已有20多年收藏經驗的蔣林說:“東漢玉雕說唱舞人的拍賣價格達到了 3100多萬港幣,我們確實被震撼住了。”
蔣林是濃園國際藝術村的董事長。這些年來,他累積了數千件古玉藏品,大到兩人都抬不起的玉璧,小到精致的把玩小件都有。一個“玉”字,其形意就表達了它的尊貴與功能:王的腰間別了一塊石頭。“玉文化在每一個時期的脈絡都是清晰的,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時代性和文化特征。”可想而知,玉對于中國人來說的重要性。
古玉,約定俗成,是指元代以前的玉品。成都商報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從收藏和流通的角度來看,古玉涉及文物屬性,流通還未完全放開。在目前的相關法律法規中,明清以前的玉品是不能上拍的,但也有例外,傳承有序的玉品還是允許。
但“傳承有序”的來路卻難以準確界定,一位不愿具名的藏家坦言:“按照《文物法》的規定,可以允許兩人以物易物,這也是灰色地帶……”今年3月 17日,延安寶塔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全國首例古玩城購買古玩引發的倒賣文物犯罪刑事案件,就在全國八千萬藏家群體中引發極高關注。
古玉于拍賣市場還屬冷門,加之制度上存在漏洞、著錄出版較少和研究不到位,古玉收藏的爭議之聲一直不絕于耳,這也讓古玉拍賣在現在看來還比較敏感,古玉一般不可能輕易上拍,“當下的古玉收藏和流通,一般都是行內成交,成交價肯定遠遠抵不上公開拍賣的數字。”蔣林說。
藏家心態:
講緣分,講圈子,更講專業
“四川藏玉的體量很大,但一般都是主題收藏,系統收藏鳳毛麟角。一是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不夠,二是資金實力不足。這次‘思源堂藏中國玉器’拍賣專場,其價格的高點確實給四川的古玉收藏界有一個很強的刺激作用,逼得一些四川的藏家重新要開始玉文化的梳理。”作為一個典型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穩扎穩打的藏家,蔣林如今走的是“藏而不賣”的路子。
“四川周邊有幾個藏家的東西不錯,其中一位在內江,2000年時,他已80多歲了,專攻明清玉,家藏玉器幾百件。但他身體不好,孩子又在國外,也不喜歡玉器收藏,這些東西的傳承就遇到了問題。作為藏家,其藏品的最終歸宿,是把藏品留給懂得的人。”經過長時間的交流,蔣林最終從這位內江藏家手中拿到了大概200件藏品,當時才花了不到20萬人民幣!“其實藏家對玉文化的態度是最令我感動的,全部的錢都拿來收藏了。藏玉,要講緣分,要看人的精氣神是否合適收藏這些東西。”
當然,知識儲備也必不可少。和部分高端藏家系統化的收藏方式一樣,蔣林背后也有團隊輔佐。“學習的方法至關重要,要借助收藏圈子的力量,現在很多收藏者都很固執,特別是部分狹隘的收藏者,互相排擠,影響了這個圈子的健康。”
說回古玉,蔣林說,“清代有比較標準的制式,漢代的工藝精美,戰漢時期(戰國到漢武帝時期)的工藝是最好的,屬于一個頂峰,那時有種神秘的失傳技藝叫‘游絲毛雕’(一般用在直徑不超過1厘米的小型玉龜甲、玉猴上,又細又淺,放大四十倍后,還能在毛紋外看出更細的線紋)……現代電動工具的出現,改變了玉文化的表達,制玉工具的先進彌補了很多古人無法表達的東西,但古人要表達的內容和精神上的一些東西,現代工藝又表達不了。因為對琢磨工藝的不了解,所以很多藏家放過了很多好玉。”
Copyright ? 2018-2021 深圳市光中道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0078715號